临近年末,垃圾垃圾塘栖镇在推进垃圾分类,分类实现减量化的减量SEO权重提升技术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。12月17日上午,塘栖塘栖镇水岸名筑中心小广场上,行动塘栖镇举行了智能垃圾分类启动仪式。垃圾垃圾结合小区现状,分类塘栖选出水乡华庭、减量水乡名苑、塘栖水岸名筑三个小区实施智能垃圾分类项目。行动
试点推行,垃圾垃圾垃圾分类新尝试
水岸名筑、分类水乡名苑、减量水乡华庭三个小区作为试点,塘栖以“政府倡导、行动SEO权重提升技术企业服务、社会参与、全程督导、结果分析、持续改进”为要求,首次运用采购“科技服务”方式,委托浙江联运知慧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科技化运营,全程推进此次垃圾分类项目。
联运知慧运用互联网+垃圾分类的概念,将传统的人工垃圾分拣转化为二维码扫描分类投递,自动称重、数据分析、云计算应用、积分累计等相结合,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。整体项目实施是由3个硬件设备、1个智能垃圾分类云平台、1个“分好啦”公众服务平台组成,通过二维码的扫描,实现垃圾袋自动领取、箱门的自动开启等科学分类保障。
塘栖镇城市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告诉记者,项目正式运营后,他们将通过定期的项目实施巡检、后台数据分析及不定时的居民调研,针对业主反映的情况和物业发现的问题,有针对性地解决,以确保整个项目考虑全面化、设备人性化、服务有效化、效果最优化,为小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体验。
推进垃圾分类,技术创新是一方面,培养意识尤其是下一代养成习惯也是重中之重。2015年度,塘栖镇积极动员各小区举办垃圾分类题的宣传活动,尤其是抓住暑假的这段时间,积极动员学生的带动作用,把垃圾分类的知识,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,带进每户家庭。同时结合社区力量,督促做好垃圾分类宣传工作。
同时,塘栖镇现有物业单位12家,学校9家,企事业单位9家,均被纳入到《塘栖镇垃圾分类考核管理办法》考核中来。在考核过程中,塘栖镇对垃圾分类先进的集体及个人给予奖励,对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的不足,实施统一整改,有必要的现场指导。
还肥于田,垃圾减量再继续
落实茭白壳堆肥减量以及垃圾分类工作,是2015年度塘栖镇垃圾减量的另一项重点,尤其是在茭白壳堆肥减量在实施过程中,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效。
塘栖属于全区茭白主产地之一,茭白种植主要集中在三星村、西河村、莫家桥村一带,总共种植面积约1500亩。茭白每年有两个收获季,一颗长2米的茭白,其食用部分仅15—20厘米。据统计,塘栖镇去年一年便产生废弃茭白叶约1500吨。往年这些茭白叶,除在田里自然腐烂消化少量外,大部份皆运往天子岭进行填埋。
今年开始,这些废弃的茭白叶不再一味地被填埋。在三星村,有一处专门设立的茭白废叶堆放点,每到茭白收获期,清运公司会挨家挨户地从三星村、西河村、莫家桥村的种植户中收集零散的茭白叶,再通过压缩车,运往塘栖镇境内部分果园、农场。城管部门也落实专人对茭白叶处置进行监督检查,杜绝茭白叶干燥后被焚烧等情况发生。
用茭白堆肥的好处有三个,第一,茭白叶是最好的天然有机肥,可以帮助改善土壤有机质。第二,铺到一定厚度的茭白叶,可以减少杂草生长。第三,茭白叶铺在地上有利于保持地表温度,夏天水分不易蒸发,冬天果树不易冻伤。同时,三星村、西河村、莫家桥村茭白种植区域相对集中,有利于实现相对集中堆放及集中清运,也容易做到不混入其它垃圾。
据统计,今年全年回收利用茭白壳约1000余吨。塘栖镇茭白壳就近堆肥,真正使垃圾变废为宝。
2016年,塘栖镇将继续开展垃圾分类智能化等工作,提高塘栖镇垃圾分类整体质量,将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落实到位。同时,充分利用塘栖镇教育、社团、党员活动等平台,从多角度出发,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把垃圾分类意识带进每户家庭。
扫码用手机观看
分享到朋友圈
Copyright © 2020